中考冲刺写作专号构思模板演示篇(2)

中考优秀作文
2012/3/20
感动是一幅画,是一幅色彩浓烈的油画,它画出了祖国山川的壮美秀丽。“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画得雄浑壮丽;“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画得气势磅礴;“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画得惊心动魄。感动也是一幅清新淡雅的国画,“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画出了江南风光的明媚秀丽,“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画出了商山早行的凄清淡雅。每每读此诗文,就如同游览祖国的大好河山,常常令我感动不已。
感动是一杯水,一杯不加糖、不放茶叶、不放咖啡的平平淡淡的水。虽然平淡可你我每天都离不开它,这平淡的水使我们的日子变得不再平淡。
黄昏,独自站在窗前,凉风丝丝吹拂你的脸庞,当你略略感到有一点寒意时,一件大衣悄然飘落在你的肩上。没有言语,但这温情足以让人感动。
外面风雨交加,放学了,孩子们挤在走廊上,焦急地等着回家。一位父亲骑着自行车在风雨中缓缓驶来,给孩子一把伞或一件雨衣,又载着他艰难地在风雨中行进。没有言语,但这亲情一样让人感动。
一列装满了来自五湖四海的乘客的列车,在炎热的夏天里呼呼地喘着粗气,向前急驶。一位老婆婆中暑晕到了,周围的人扶起她,帮助她,直到她转危为安。没人留名,无需感谢,但这陌生人的真情还是感动得老人热泪盈眶。
常常被别人感动的人是一个幸福的人,常常给予别人感动的人更是一个幸福的人。让感动永驻人间,让感动常常围绕在你我的身边,这样我们的生活就会变得丰富多采、有滋有味。
【灵犀一点】从图示中我们形象地感知散文的实质“形散神不散”。写 “历史”上让人感动的人和事,采用“人物+人物所处的环境”描写,特意营造了感动的场景;写“自然”的感人场景,利用古诗来写其河山之美,彰显丰厚底蕴;写“人情美”特意营造了两个(转载自第一范文网http://www.网址未加载,请保留此标记。)亲情画面和一个关爱他人的场面。用四个比喻句做段首句(中心句),串接“英雄的感动、爱情的感动到生活的感动。”层次清晰结构严谨。
文章结构意识不太好的同学,不妨把上图中的示例换掉,写上你自己熟悉的内容,采用这样的模板训练,独立完成一篇以“感动”为话题的作文。
四、写作构思模板练习:
1、社会生活感悟
拥有彩色的人生
刘墉(美)
佛光
到峨眉山,大家都希望见到“佛光”。
据说看佛光要在天气晴朗的午后,当云雾渐渐由山谷里升起,站在峨眉山的“金顶”,阳光由背后射来,可以看见云雾间一个人影,四周环绕着七彩的光环。
“那不过是自己的影子,被阳光照在云雾上,又因为空气中的水汽,造成彩虹折射的效果罢了。”看完佛光,我对峨眉山报国寺的和尚说。
原以为他会不同意,没想到他一笑:
“可不是?众生皆有佛性,人人可以成佛,要得到佛光不能靠别人,只能靠自己。”
彩色的心情
同样的照相机,装上黑白的底片,拍出黑白的照片;装上彩色的底片,拍出彩色的照片。
同样的眼睛,装上黑白的心情,看到黑白的世界,装上彩色的心情,看到彩色的世界。
每天早上起床之前,先想想——
你今天要为眼睛装上“黑白”还是“彩色”的底片?
收剑难
我在电视公司当记者的时候,常到楼下的摄影棚看拍戏。
有一天,拍武侠戏。男主角的武艺高强,剑才出鞘,敌人已经纷纷倒下,于是潇洒地收剑入鞘。
“Cut”突然听见导播大声喊停,说男主角收剑的动作太慢,要重拍,于是大伙各就各位从头再来一遍。
“Cut”导播又喊,“收剑又太慢,不够潇洒,重来。”
就这样一遍又一遍,短短一个镜头,居然拍了十几次才过关。
终于收工了,却见男主角还在那儿一次又一次地练习把宝剑插回剑鞘的动作,一边练习一边叹气:“拔剑容易,收剑难!”
他这一句话一直记在我的心里,每当我冲动的时候,都会想:“拔剑容易,收剑难!”
学做一根葡萄藤
到某个酿酒的葡萄园参观。
“1994年的葡萄最好,”园主说,“因为那一年夏天干燥,生产的葡萄特别甜。”
“葡萄不怕干死吗?”我问。
“新藤怕,老藤不怕。因为老藤的根扎得深,能吸到泥土深远的水分。”园主说,“还有,经过好好修剪的藤不怕,放任它生长的怕。”
“为什么?”我不懂。
“因为叶子长得愈多,藤萝攀得愈远,需要的水分愈多。所以一干,就受不了了。”
葡萄要扎根深、常修剪,结的果子才甜美;
人也要扎根深、常修剪,做的学问才实在。
【灵犀一点】叙事文章一般来说,重在叙事,神在传情,而刘墉这篇散文是神在传理。因此,叙述的故事不需要太多的描述和情景展示,文字干净而理智,直指哲理层面。这给善于用生活小故事来传达哲理的同学是一个很好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