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中考话题作文(4)

中考优秀作文
2012/3/19
同样是“阳光”,有的同学就这样表达“我的生活中没有阳光”,表现孤儿对父爱、母爱的渴望。有的同学高呼“阳光,我怎么感受不到你的温暖”,表达对人类环境的忧虑……立意求新,但不能脱离实际去刻意追求,要从自己的实际出发,写自己明白的、想透彻的思想内容,写自己的真情实感,不应矫揉造作、虚情假意、无病呻吟。:
3.选材要“精”。(1)材料要“实”。不好高骛远,选取小人物、小事件、小场景、精彩片段、难忘瞬间等实在、细小的材料,实写、细写,从中折射出伟大、不凡的光辉。
(2)选材要“鲜”。综观近几年的中考话题作文,其话题大多具有时代感。所以我们写作的题材也应该体现“鲜活”性,不落俗套,符合当代中学生的年龄及心理特点。时代发展了,社会进步了,要把握住时代的脉搏,捕捉富有时代气息的人和事,用心去发现人人心中有,人人笔下无的素材,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鲜。鲜活的材料要彰显社会中的亮点。如写“阳光”,可写“白医天使”在抗击“非典”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是怎样冒着生命危险忘我战斗,成为撩开“非典”黑暗面纱的一束阳光的;可写党中央提出的“西部大开发计划”如何使西部地区的人民感受到温暖与信心的等。
您可以访问第一范文网(www.网址未加载)查看更多与本文《透视中考话题作文》相关的文章。
4.形式要“妙”。近年来,话题作文的一类卷,写作形式上异彩纷呈,摒弃老三段,以日记体,书信体,诊断书等各种新颖形式使人眼前一亮,这些极具创意的思维火花,反映了考生的思维素质和才情。但不能为“妙”而“妙”,精巧的结构只有与充实的内容有机结合,才能给人以美感。(对于如何在文章形式上创新,后面有专题讲解,此处不展开。)
5.体裁要“准”。话题作文一般都是“文体不限”(也有个别限制文体的)。文体不限是给我们选择文体的自由,一旦选定了某种文体,所写文字必须符合该文体的写作要求。写话题作文怎样才能选准文体呢?概括起来有两点:一是要看话题宜于用什么文体。如“阳光”这个话题,通过读“要求”的第一点可知,它可选的文体十分宽泛,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散文、小说、诗歌均可。二是要看自己擅长写什么文体。选择自己最拿手的文体写作,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创作潜能。如“阳光”这一话题,语言功底好的同学可选用诗歌、散文这类文体,可以发挥自己的特长,标新立异;语言表达能力一般的同学,可选用记叙类文体,用朴实的语言表述对阳光的理解;想象力丰富的同学,也可尝试童话、寓言的创作;知识综合能力强的考生,可写写说明文,向人们讲述阳光为什么是七色的;长于理性思考的,不妨写作议论文,阐释一下阳光在生活中的意义。
6.拟题要“巧”。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如果拟题巧妙,能使文章陡然生色,博得更多人的青睐。“题好文一半”,拟个好题目,也是作者写作素质高的体现。如何才能拟出精当、新颖的题目,使其达到“巧”的高度呢?要注意两个方面:
(1)作文的题目要符合文章体裁的特征和内容,避免文不对题,题不对文。记叙文的题目应该反映所要叙述的内容的性质和特征,如“你,是我生命中的阳光”(写“你”怎样帮助“我”走出灰暗、阴冷的心境,感受生活的美好);议论文的题目则应该反映所(转载自第一范文网http://www.网址未加载,请保留此标记。)要论述的观点或论题,如“阳光总在风雨后”(写人在走过艰难、困苦后会获得更加开阔的视野,成倍的自信);说明文的题目则应该指向被说明的事物,如“七色光”(说明阳光为什么是七彩的)。
(2)掌握几种拟题方法。①词语修饰法。即在话题的前后加上修饰性的词语,使其形成一个短语或句子。如“阳光的力量”,“浪漫的阳光”等,其前后的词语限制了写作的范围和内容。②修辞拟定法。即运用修辞方法拟题。如“阳光是一种语言”,“阳光畅想曲”,“母爱,是最暖的阳光”等。③巧用点缀法。即引用、化用一些名句、书名、影名、歌词等作为标题。如“生活需要七色阳光”,“赤橙黄绿青蓝紫”,“日出江花红胜火”等。④反弹琵琶法。即选取与阳光特性相反的语境。如“夜里的阳光”。⑤学科整合法。即借鉴其他学科知识拟题。如“生命的阳光=亲情+友情+爱情”,“阳光≠温暖”。需要注意的是,拟题与构思是密不可分的,拟题是构思的一部分,那种抛开文章构思,片面追求题目新颖的作法是不可取的。。
7.语言要“亮”。语言富有表现力是大多数考场高分作文的共同因素之一。怎样使语言生动活泼,使文章文采飞扬?可从以下方面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