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优秀教师先进事迹(2)

事迹材料
2012/2/8
在自我磨练、自我提高的同时,张秀珍争取各种机会,让教师们“走出去”,到北京、上海等地学习观摩先进的教育、教学方式,与名校开展高层次教研活动,同时把名师“请进来” 传经送宝,与学校的教师面对面的交流切磋,提高东风小学教师的业务能力和群体素质,打造东风小学的“名师”团队。现如今,东风小学教师中本科学历16人,专科22人,中高级职称9人,中级职称26人,拥有国家级骨干教师1名,省级骨干教师5名,被总局教育局誉为全森工系统最优秀的教师群体,而且教学质量也明显提高,在XX年省标小学复检中,该校以985分的成绩荣获森工总局排名第一的殊荣。学校教育教学也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先后成为省示范小学、省德育教育先进集体,全国创新教育先进校,全国艺术教育先进校,中国特色教育实验基地。东风小学在周边地区享有较高的声誉.很多学生和家长慕名而来,特别是周边县城地区的学生也都陆续转入我校就读。生源从前些年大量外流到现在不断回流。
您可以访问第一范文网(www.网址未加载)查看更多与本文《全国优秀教师先进事迹》相关的文章。做为一名校长,张秀珍始终牢记“公生明,廉生威”的古训,在人员调选、设备购置、教师的工作安排、学生分班等教师和家长们关心的热点和焦点工作上时刻自警自重,不被人情所动,不被金钱所惑,以对工作负责,对学生负责,对学生家长负责态度秉公办事,不徇私情。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首先不做,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率先垂范。每次出差无论路途多远,她都坚持乘火车做硬板,目的就是为了给学校节省点经费。去年到上海学习,她坐了三十二个小时的硬板,换车后因为没有座位又站了十个小时才到达目的地。一路上的一日三餐几乎是自带的大煎饼和咸菜,到了目的地,她的腰痛病累犯了,白天不能走路,晚上不敢翻身,脚也肿得穿不上鞋。学习期间,就近的宾馆酒店不进,专找地处偏远的十元钱的小旅店投宿,把省下来的钱购买了教学资料和录像带。
学校师生众多,不论谁有难处,张秀珍都义不容辞地冲在前面。后勤主任陈朝忠患胃病做切除术,她两天一宿未合眼,一直陪在医院,联系教授,照顾家属。青年教师刘玉军,还未成家就失去了双亲,父母留下的唯一家产就是一间平房,可是又不幸失火,张秀珍听说后立刻赶到了现场,组织人员帮助清理火场。为了能让刘玉军当天晚上能盖上暖被子,她又和班子成员为他买布和棉花做行李,当一套崭新的被褥送到刘老师的面前时,七尺男儿竞激动的热泪盈眶。我对教职工的真情挚爱既温暖了他人,也为学校挽留住了人才。
张秀珍还为自己定下了“三不”纪律:不接受学生家长的宴请、不拿学校一纸一钉、不收受师生礼物。前年她购买新房,在装修房屋过程中,后勤工作人员和部分教师想为她提供装璜材料,有的想帮干点活,都被她(转载自第一范文网http://www.网址未加载,请保留此标记。)拒绝了。搬家时,她是利用晚上时间找亲戚帮忙,分期分批地将家里的物品搬入新房。乔迁那天,她和爱人早上四点将最后的物品搬入新家,然后锁上房门上班了。爱人和她开玩笑说:乔迁之喜怎么感觉好像做贼似的。
张秀珍始终觉得,自己是党员、是公仆,就要为人民服务,没有任何理由搞特殊化,应该好好珍惜党和群众给予的机会,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多为别人做事,这样才能一生坦然,一生快乐。
这些年,她把更多的精力和爱心献给了她所衷爱的教育事业。她欠家人的太多了。在母亲生命垂危之际,为了不影响工作,不惊扰同志们,她只好晚上自费打车回到百里外的老家,去陪伴特别疼爱她的妈妈,她每周跑三次,每次总是匆匆的去,匆匆的回。有一天,她雇车去看母亲,竟然是同事的爱人开车,没有想到他把此事传到了学校。第二天早晨,当张秀珍来到学校时,同事们在校门口列队用热烈的掌声向我她示敬意。为了工作,张秀珍没有见上母亲最后一面。当哥哥打来电话说母亲已经走了的时候,她悲痛欲绝。为了不惊扰同志们,她对同事谎称外出开会,回家料理丧事。送走母亲的当天下午,她擦干眼泪返回学校迎接上级领导检查工作。当同事们看到她眼睛红肿、臂缠黑纱,顿时都被惊呆了。夜晚,她一个人静静地坐在电脑前,强忍悲痛为老人制作网页寄托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