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清明节工作总结(3)

清明节
2013/3/19
五、尽心尽责、热情服务
清明祭扫场所是精神文明建设的特殊窗口,是市民参与社会活动的重要场所之一。清明工作是对殡葬管理和服务机构的服务水平及服务质量的考验,最终都要落实到每一位殡葬干部职工的身上。我局系统殡葬全体干部职工从3月24日到4月08日,主动延长了上班时间,放弃了周末休息,做好服务工作。市殡葬管理处积极主动地为群众提供咨询和办理骨灰去向证明服务;抽调人员前往各祭扫人流集中的地点,如薛岭山墓园、天马山墓园及大生里本部这三个点,16天来均设置现场办公,一方面方便群众现场办理骨灰存入取出证明,另一方面协助殡仪服务中心的工作,得到了广大群众的普遍认可和好评;为了方便群众,市殡仪服务中心制定了一系列便民措施:针对清明期间厦门地区的阴雨气候,专门为扫墓群众提供雨伞、药品等,并扩建停车场,增加接送车辆,增派保安人员,增设烧纸炉和水龙头,更换灭火器等,为祭扫群众提供了良好的祭扫环境;安乐墓园除放置雨伞、药品外,还提供稀饭给所需群众。市殡葬管理处110投诉举报电话24小时值班,及时接听群众的投诉、意见、反馈。清明节期间没有接到群众举报,群众对我们的服务工作很满意。
六、亮点频现、成绩斐然
(1)今年我市清明节祭扫工作大力倡导绿色殡葬,弘扬先进文化,一束鲜花寄哀思的观念被多数市民接受,用鲜花代替贡品祭扫的群众人数比往年大大增加,这有利于革除旧的丧葬陋习,实现文明祭扫;广大市民主动提前扫墓,避开高峰,有利于清明祭扫的顺利进行;此外,众多市民利用清明祭扫期间踏青、祭祖、农家游和家人团聚,这有利于传递亲情,传承清明文化,丰富清明内涵,促进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市殡仪服务中心紧紧围绕“惠民、绿色、人文”主题进行宣传,首次联手厦门小鱼网、忆亲网举办2013清明节文明祭扫主题文化周活动。本次文化周以“文明祭祀,绿色殡葬”为主题,旨在宣传文明祭祀、和谐清明,使公众充分认识推行绿色殡葬对于节约土地、保护生态、减轻群众负担、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此次清明节文化周活动的内容丰富,首次利用网络平台建立活动专题页面,介绍清明风俗、发布公告资讯、宣传绿色殡葬等,并在天马山墓园及薛岭山陵园设立宣传点宣传绿色殡葬,提供网上祭祀咨询,免费为逝者开通网上纪念馆等服务。
(2)今年三月初,我局安排市殡葬管理处和市殡仪服务中心着手开展今年的海葬工作,派专人前往省海洋和渔业厅办理海葬审批手续,随后多次前往厦门市轮渡公司联系用船事宜,并向鹭江派出所申请组织该项大型活动,于2013年4月6日在鼓浪屿附近深海成功举行了海葬仪式,有数百名逝者亲属参与共计51位逝者的骨灰撒海仪式。今年海葬活动仪式庄严肃穆,场面壮观,统一颁发海葬纪念证书。今后,有望将集体海葬这种生态环保葬法更常态化、仪式化地举办,以满足市民的需求,也更好地宣传了殡葬改革,宣扬了生态环保葬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