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第26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开幕式观后感(2)

计划总结
2011/8/14
深圳第26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开幕式观后感
不一样的大运元素:青春时尚,创意未来。大运会会徽“欢乐的U”,由红、绿、黄、蓝、黑五种色彩的圆点组合成一个半环形,象征着欢乐、开放、包容、青春、世界与未来。吉祥物“UU”,打破历届大型运动会吉祥物传统,非人非物,整个身体由一张符号化的灿烂笑脸构成,甜美、俏皮、活泼,充满青春活力。大运会奖牌“海之心”,灵感来源于大运中心体育场的建筑结构与水晶质感。大运会火炬“虹”,由60块椭圆形多彩切片组成,每一位火炬手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想象,调节出喜爱的火炬形状,彻底打破了大型运动会火炬的设计观念。
不一样的大运村:温馨家园,开心乐园。大运村作为大运会最大的非竞赛场所,既是一个生活住宿、餐饮休闲的温馨家园,也是各国年轻人欢聚、交流的乐园。大运村共有5228间公寓,运动员餐厅赛时按照全自助方式24小时供应,设置了国际、地中海、穆斯林、亚洲和岭南风味等5个餐区。
大运村还安排了“室内外剧场文艺演出”和“文化体验区展示”两大主题文化活动,精选了歌舞类、综艺类、时尚类、器乐类、戏曲类以及运动类等6种类型100多个活动,以及82场展演活动,包括现代歌舞、杂技、中国传统手工展、京剧、豫剧等,多方位展示中国文化艺术。——不一样的城市动员:自愿参与,志愿服务。深圳没有采取单双号限行的通常做法,而是向全体市民发出“绿色出行,停用少用,给力大运”的倡议,发起“绿飘带行动”,得到了全市上下、社会各界的积极响应。截至目前,约40万辆车申报停驶,其中92%是私家车。
四年来,深圳举全市之力进行筹办,深圳市民也以“全民参与”的热情和积极性,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奉献大运会、服务大运会。赛会期间,有2.6万名赛事志愿者、25万名城市志愿者和100万名社会志愿者,组成一支庞大队伍为大运会开展志愿服务。
不一样的大型活动:火炬虚拟传递,开闭幕式创新创意。本届大运会首创了“虚拟传递与实体传递相结合、线上线下参与互动”的火炬传递新模式。火炬虚拟传递以其低碳、简约、时尚、互动的个性,为大型国际体育赛事火炬传递方式的创新做出了积极有益的探索。据统计,截至8月10日,参与传递活动的总人数已超过1002万,其中实名注册虚拟火炬手93.6万,活动还吸引了来自1000多所海外高-校的中国留学生网友参与,火炬虚拟传递活动圆满成功。大运会婚介网[www.网址未加载]开幕式不放烟花焰火,不请明星大腕,以大学生运动员为主体,强调回归仪式传统,回归体育本质,着力体现简约、绿色、低碳、活力的特点。闭幕式打破常规、颠覆传统,在深圳著名旅游景点世界之窗举办,以世界各国和各地区青年齐聚一堂大联欢的形式,让运动员、观众和演员现场互动,办成青春、欢乐、友谊的大联欢和嘉年华。
不一样的国际交流:文化的盛会,友谊的盛会。大运会期间,除体育竞技外,还将举办一系列精彩纷呈的学术文化交流活动和文艺汇演及展览展示活动。大运会期间将举办国际大体联学术大会、世界大学校长论坛、国际青年体育记者培训营等活动。此外,还将推出多达上百场的文艺汇演,活动内容分为“深圳大运艺术节”、“市民文化活动”、“大运村文化活动展演”三大板块。
不一样的筹办思路:办城市、惠民生。深圳以筹办大运会为契机,坚持“办赛事,办城市”,把迎大运与惠民生、创文明、促和谐紧密结合起来,完善城市功能,优化生态环境,改善民生福利,提高文明素质,提升城市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