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经典作文素材汇编(6)(3)

高考作文素材
2012/3/26
在一个专场的人才招聘会上,来招聘的都是些很知名的大企业,自然,怀中抱着各种应聘材料的人络绎不绝、四处奔走!
她是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瞅准的那家公司招聘条件虽然相当苛刻,但她非常自信。因为她的大学四年努力而充实,怀中的各种证书一应俱全,她心里很塌实。面对那些灰头土脸到处碰壁的人,她的脸上荡漾着别人难以发现的浅浅微笑。她来得很早,在正式面试还没有开始的时候,她到了应聘的地方。
招聘办公室是临时租用的,很小,主考官的桌前只放了一把椅子。有工作人员示意她先坐下来等一会,自然,她坐到了那张椅子上。在面试开始前,小小的屋子陆陆续续涌进了大批的应聘者。有的应聘者显得很着急,显然,这里不是他们唯一的目的,在其他地方或许还有别的面试等着要参加。
她想,反正公司又不是只招聘一个人,自己只有这一个面试要参加,何不行行方便,让赶时间的人先面试呢?更重要的是,她相信自己的实力,无论早面试还是晚面试,被录用都是顺理成章的事情!这样想的时候,她已经和一个排在后面的赶时间的女孩交换了位置,自动换到了后面。那女孩很感激地递给她一个微笑,这让她心中充满了快乐。
面试进行得很顺利,主考官对她的情况也很满意。她想,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了,就等着回去领录用通知书吧!
两天后,一封发自公司总经理办公室的信果然如期而至!
“尊敬的女士,我很遗憾地通知你,你没有顺利通过我们的面试,我们不能够录取你。虽然你在大学的表现突出、成绩优异,这些都令我们非常满意。但是,你知道吗?面试会上的那把椅子是我特意安排的,而你却把那本属于自己的椅子拱手让给了别人,这就是我们不能够录用你的原因。要知道,你应聘的岗位是市场营销!这是个竞争异常激烈的社会,你的谦让,将无法适应今后残酷的商业竞争!或许,在日常生活里,谦让是一种高尚的品质,然而,在商业活动中,过于谦让却不总是一件好事!小姐,请原谅我们,同时也希望你能够找到一个自己满意的工作。”
笑容和兴奋从她的脸上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脸的茫然,她想知道自己是否真的错了?
其实生活本就是这样,任何事情都没有永远不变的准则!
最优秀和最聪明的
1960年,哈佛大学的罗森塔尔博士曾在加州一所学校做过一个著名的实验。
新学年开始时,罗森塔尔博士让校长把三位教师叫进办公室,对他们说:“根据你们过去的教学表现,你们是本校最优秀的老师。因此,我们特意挑选了100名全校最聪明的学生组成三个班让你们教。这些学生的智商比其他孩子都高,希望你们能让他们(转载自第一范文网http://www.网址未加载,请保留此标记。)取得更好的成绩。”
三位老师都高兴地表示一定尽力。校长又叮嘱他们,对待这些孩子,要像平常一样,不要让孩子或孩子的家长知道他们是被特意挑选出来的,老师们都答应了。
一年之后,这三个班的学生成绩果然排在整个学区的前列。这时,校长告诉了老师们真相:这些学生并不是刻意选出的最优秀的学生,只不过是随机抽调的最普通的学生。老师们没想到会是这样,都认为自己的教学水平确实高。这时校长又告诉了他们另一个真相,那就是,他们也不是被特意挑选出的全校最优秀的教师,也不过是随机抽调的普通老师罢了。
这个小故事告诉我们在做任何事情以前,如果你能能够充分肯定自我,相信自我,那么就等于已经成功了一半。
自信是人前进的动力,是改变命运的最好武器。
减法——爱的作用
一天,儿子拿了本杂志问我:“假如有三个人向你求爱,第一个喜欢请你吃饭,第二个喜欢给你送花,第三个喜欢写诗赞美你。请问你愿意嫁给哪一位啊?”
“哪一个也不嫁。”
“假如这三个人是一个人呢?”“那倒愿意考虑考虑。”
“好了,现在这个人已经是你的了,并且你们在一起已经生活了10年。下面我想问你这么一个问题:10年了,这个男人有点厌倦了,他觉得又是送花,又是请吃饭,又是写诗,实在有点麻烦了,他想减掉一项工作,请问你想让他减掉哪一项呢?”
本来我是想敷衍他的,没想到这小子还有一招,望着他调皮而又认真的样子我说:“那就把那顿饭省了吧。”
“好了,又是十年过去了,这个男人还是觉得有点麻烦,他想再减掉一项,请问你想让他减掉哪一项?”
“那就把写诗免去吧。”
假如儿子继续问下去,让我答应再减掉一项,我岂不愿意嫁给一个既不给我送花,又不请我吃饭,也不给我写诗的人吗?按正常的顺序问我,我不会同意;而从后往前问,我却无条件地同意了,这到底是为什么?
后来我拿那本杂志反复阅读,发现是爱在起作用。没有爱的时候,你会要求他很多,一旦心中拥有了对他的爱,你就什么都不在乎了。我们都有过这样的经验,刚谈情说爱的那一阵子,约会时我们要求他提前到达;下雨时,我们希望他拿一把伞出现在公司门口;生日时对他给不给过生日,也非常在意。然而一旦真正地相爱,这一切好像都可有可无了。只要有爱存在,谁会计较外在的东西?
贫困是生命的钙质
一个贫困大学生要考研究生,有多远的距离要走?有多少辛酸要体验?当崔晓红考上中国科学院研究生后,她写了一封信给母校,字里行间对刚刚走过去的那段岁月的描述,感动得母校很多师生落泪。
1979年2月,崔晓红出生在山东,1998年8月,崔晓红以优异成绩被烟台师范学院录取了。
作为崔家第一个大学生,她不知道该怎样面对经济拮据的家庭,怎样面对被病魔折磨了20多年的母亲。她想放弃上学,省下钱给母亲治病,后来还是一直鼓励她学习的父亲打消了她的一切顾虑和担心。
1998年9月9日,崔晓红怀揣7000元学费走进了烟台师范学院。入学第3天,她便开始了打工生涯。
开始,她在校内勤工俭学。除了上课,她的业余时间都消耗在了学生公寓楼、课堂、餐厅,在那里,同学们总能见到她忙碌的身影。上学第一年,她再也没有向家中伸手要过1分钱,除去各项必要的开支,她还攒下了900多元钱。
大二一开学,她开始到校外去打工。每天上完课,她就急匆匆地赶到一家夫妻饺子馆,不停地洗盘子、擦桌子和扫地。时间长了,她也渐渐地适应了老板的呵斥、顾客的嘲笑、身体的疲惫,以及老板给她吃的那些变霉的剩饭菜。
后来,她又通过一家“家政公司”做起了家教。她用自己所攒的钱买了辆旧自行车,每周奔波于全市几个不同小区的不同家庭。然而,两个月后,当她按规定去“家政公司”领取自己的劳务报酬时,只见公司的大门上贴着“此处已搬迁”的纸条———她知道自己上当了。
您可以访问第一范文网(www.网址未加载)查看更多与本文《2009年高考经典作文素材汇编(6)》相关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