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劳动力培训输出工作会议上的讲话(3)

发言稿
2012/1/3
(二)要围绕订单抓培训
各级各部门要增强责任意识,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坚持一手抓订单、一手抓培训,加快劳动力培训(转载自第一范文网http://www.网址未加载,请保留此标记。)输出步伐。要面向昆明、面向东南沿海为主要输出地,拓展东南亚市场,主动走出去抓“订单”。市县(区)和企业驻外办事机构,要充分发挥对外“窗口”的作用,积极创造条件,在市县(区)驻外办事处建立劳动力输出的联系点和服务点,既要积极收集信息,整理反馈信息,向我市劳动力输出提供“订单”,又要为输出去的劳动力提供服务,提高我市劳动力培训输出的规模化水平;要围绕“订单”抓好培训。培训的重点主要是岗位技能培训,有关政策、法律法规知识培训,安全常识和公民道德规范培训等。各级政府要统筹规划劳动力资源开发工作,建立健全劳动力培训输出体系,积极推进全省“百万民工培训工程”实施,充分发挥中等专业学校、各类职业技术学校的优势,每个县(区)选择1—2个有基础、有条件的培训点,作为劳动力培训输出基地,建成劳动力培
训输出中心,加快形成覆盖城乡的劳动力培训输出体系;教育部门要积极探索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的新途径、新办法。目前全市每年有2万名左右的初高中毕业生未能继续升学,还有大批大中专毕业生在城乡待业,要把他们作为劳动力培训输出的重点对象,争取对外输出实现就业,各县要充分挖掘城乡富余劳动力资源,坚持以需定训,把18—35周岁身体健康的初、高中毕业生作为转移培训的重点,充分发挥“临沧保姆”家政服务的优势,积极争取注册“临沧保姆”品牌,积极创造条件组建“临沧保姆服务公司”,办出特色,打造品牌,通过品牌战略,巩固和拓展劳动力输出市场,扩大我市劳动力输出的市场占有份额,促进更多的城乡富余劳动力转移
您可以访问第一范文网(www.网址未加载)查看更多与本文《在全市劳动力培训输出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相关的文章。(三)要依托中介促输出
中介服务组织是做好劳动力输出的桥梁。我市目前仅有劳动力培训输出中介服务组织17家,中介服务组织少而小,不适应加快发展的要求。全市各级党委、政府要坚持“政府引导,部门服务,市场化运作,民营化为主”的原则,建立市县(区)劳动力培训输出促进会和协会,加快培育城乡富余劳动力转移中介服务组织,通过促进会、协会和中介服务组织作用的发挥,带动劳动力的培训输出,努力提高劳动力培训输出的组织化程度。要加强对中介服务组织的管理、指导和服务,引导中介服务组织依法开展劳动力培训输出。充分发挥好中介服务组织的作用,带动劳动力输出产业加快发展。
(四)要形成合力推输出
劳动力培训输出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各方面关系和各方面的工作,有关部门要按照统一领导、分工协作的原则,加强协调和配合,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形成合力,整体推进劳动力培训输出工作。农业部门要负责抓好劳动力培训输出办公室工作,拟定劳动力培训输出管理办法和实施方案,牵头抓好劳动力培训输出工作,多方收集劳动力就业信息,开展劳动力培训输出情况抽查和培训输出效果的评估验收,建立劳动力培训输出档案等;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要负责抓好下岗职工再就业培训输出和城镇待业青年的培训输出工作,做好富余劳动力职业技能鉴定,审查颁发《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积极收集和提供劳动力就业信息,参与对培训工作的督促检查、培训效果的评估验收、劳动力培训输出情况抽查等工作,维护输出劳动力的合法权益等;扶贫部门要结合扶贫工程的实施,负责抓好贫困山区农村富余劳动力培训输出工作,参与对培训工作的督促检查、培训效果的评估验收、劳动力培训输出情况抽查等;财政部门要负责落实劳动力培训输出补助资金,监督检查培训输出补助资金的使用等。教育、妇联、共青团、科协、供销、工会、司法、金融、驻外办事(转载自第一范文网http://www.网址未加载,请保留此标记。)处、人事、科技等相关部门,要发挥优势,多方收集劳动力就业信息,积极配合抓好劳动力培训输出工作,尽其所能为劳动力培训输出提供优惠政策,做好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