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对联:廖姓来源及廖姓对联、廖姓宗祠联(2)

百家姓
2012/3/10
崇连祠堂,诏邑山连鲲岛峙;
远寻地脉,官陂水合虎溪流。
——佚名撰福建省诏安县官陂镇廖氏宗祠崇远堂联。此联以鹤顶格镶嵌“崇远”堂名。此联简单清楚地说明此支廖氏族人来历。
竹杖青奇,万里河山归杖下;
青囊元妙,一天星斗隐郎中。
——佚名撰江西省兴国县三僚村廖氏杨公祠联。这副对联,就暗寓了一个故事。公祠安放的是杨救贫祖师和廖金精的塑像。廖金精字伯瑀,年方十五就精通四书五经,人称“廖五经”。唐末兵荒马乱,科举不继,廖瑀转而研究堪舆之术。有一次,黄陂廖氏请杨救贫祖师去堪定一个门楼位置。廖金精预先用罗盘定准了方位,并在地下埋了一个铜钱做标记。杨救贫来后,却不用罗盘,只是用手里的一根竹竿,随手往地下一插,却正中了铜钱中间的方孔。廖金精这下服了杨公,虔诚地拜杨公为师,得到杨公亲传青囊秘籍。
学术仿西欧,开弟子新知识;
文章宗北郭,振先生旧家风。
——佚名撰福建省上杭县古田镇廖氏宗祠“万源祠”联。为纪念三世祖政廖妣梁安人,廖政第七世孙旺生、等五大房后裔于清道光二十八年戊申岁(1848年)在上杭古田建廖氏宗祠“万源祠”。1929年冬,著名的古田会议在廖氏宗祠“万源祠”召开,该祠成了古田会议会址而永载史册,誉传五洲。
武不屈、文不惊,须立丈夫志气;
威可畏、仪可象,乃为君子规模。
——此联为以鹤顶格嵌廖氏宗祠“武威堂”堂联。
溯源本于西周,祖德文谟昭百代;
肇冠堂兴南宋,家声世綵振千秋。
——清朝时有翰林院学士廖甡返乡拜祖,嘉庆帝爱新觉罗·颙琰封送这一副饯别送行对联作廖氏堂联。这副对联对仗工整,气势磅礴,上联点出了廖氏是“周文王之后”的悠长历史;下联赞誉廖刚德行,激励廖氏子孙弘扬“世綵家声”。
祖德溯三洲,源远流长,看此日人文蔚起;
宗功承万石,根深叶茂,喜今朝景远维新。
您可以访问第一范文网(www.网址未加载)查看更多与本文《百家姓对联:廖姓来源及廖姓对联、廖姓宗祠联》相关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