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 2020高考全国卷使用情况有变! 一文看懂各科新考点/新题型/新要求

给你需要的高考信息

2020年高考

各省份试卷使用情况变化

2020年高考,除了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命制的3套全国卷外,还将出现山东、海南使用的“新高考全国卷”(基于旧课程)。此外,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等省份依然自主命题。所以说,2020年高考全国范围内将出现9套试卷!

一个多月前,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了《新高考过渡时期数学学科考试范围说明》和《新高考过渡时期语文学科背诵篇目说明》,明确指出从2020年高考开始,将针对新高考试点省份实行新课程方案的差异和教学内容范围不同,命制两套新高考全国卷,并对数学、语文两科的考试范围调整做了详细说明。(滑动下图查看文件)

高考网

高考网

高考网

高考网

2017年启动高考改革的北京、天津、山东、海南四个省市的2020届考生,将实行新高考。但此届考生使用的仍是旧教材和旧课标,所以这四个省市明年高考使用的将是通知中提到的“基于旧课程要求的新高考试卷”。

高考网

与此同时,从2020年起,现有高考体系的考试大纲和说明不再修订,参考2019年版考试大纲和说明。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的省份也不再制订考试大纲。取而代之的是,教育部考试中心正式发布的“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该评价体系集中回答了高考“为什么考”“考什么”“怎么考”的核心问题。这将成为未来新高考改革、高考命题和高考实践的重要指南,也将成为学生复习备考的重要参考。

回想2004年高考试卷合久必分和2016年的分久必合,给当年高考带来的巨大“冲击”,不妨设想一下2020年高考的新旧交替,又会给高考命题带来怎样的变化呢?

高考各科考试重点

(上下滑动查看)

高考网

高考网

高考网

高考网

高考网

新考点

标点意义:语言文字运用中新增标点的意义这一考点。2019年全国卷Ⅱ就考查了对“引号”不同意义的理解与辨析。

新题型

理由探究题:实用类文本阅读中新增理由探究题。主要通过主观题考查探究某一观点或现象的原因。

新要求

1.语言文字运用

(1)词语辨析①考查范围扩大。一改往年只考查成语(辨析或选用),变为考查实词(双音节、三音节)、短语、成语,而且都是常见、常用的词语。

②考查位置改变。全国卷Ⅱ曾在病句题中考查词语的正确使用。

(2)补写句子渗透逻辑推断能力。三套2019年全国卷的第20题都采用了往年常考题型——补写句子,但不同的是,三道试题都选择了生物科普类材料。要拟写出正确答案,除了要考虑前后语意连贯、内容贴切外,还要深谙其中的科学原理,这类题型凸显了对考生逻辑推断能力的考查。

(3)新闻压缩旧题型重新包装。三套2019年全国卷的第21题都考查了对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三道试题都选取真实新闻报道。试题要求提取关键信息,考查考生的信息处理能力。

2.文言文阅读

材料来源更靠前。选取“二十四史”中成书最早的《史记》,且都是考生熟知的历史人物,体现了对教材知识的迁移。

3.论述类文本阅读

渗透课标“学习任务群”思想。全国卷Ⅰ2019年第3题的C项,考查了文本内容与课外说法的相通性。

4.实用类文本阅读

选材范围扩大。全国卷Ⅰ2019年选择了科普说明文文段。

5.文学类文本阅读

渗透整本书阅读要求。全国卷Ⅰ的第9题,从鲁迅整本书的角度,考查考生对文本的理解能力。

6.写作

应用文体全面呈现。全国卷Ⅰ和全国卷Ⅱ2019年都考查了演讲稿、书信、观后感,今后将把应用文的写作作为考查的重要方面。

(上下滑动查看)

高考网

高考网

高考网

高考网

高考网

高考网

高考网

高考网

高考网

高考网

高考网

(上下滑动查看)

高考网

高考网

高考网

高考网

高考网

高考网

高考网

高考网

高考网

高考网

高考网

高考网

新题型

1.设置组合型选择题,为实现设置多选题过渡

2019年全国卷Ⅰ第11题、卷Ⅲ第12题均出现组合型选择题,接轨新高考多选题。

2.新增双空填空题

2019年全国卷Ⅱ第16题填空题设置两个空,试题难度增大,思维量加大。

新考法

1.概率统计,爆“冷”压轴

解答题中,一改导数题为解答题压轴题的地位,2019年全国卷Ⅰ第21题首次出现概率统计与数列交汇的试题,综合考查分布列与数列知识,为方案的合理性提供支持,体现知识的融合。

2.选考题考查内容调整

2019年全国卷Ⅰ和卷Ⅲ第23题打破常规,把绝对值不等式的求解问题改为利用综合法或基本不等式证明不等式。

3.素材创新,渗透德智体美劳等五育

(1)2019年全国卷Ⅰ第4题以著名的雕塑“断臂维纳斯”为例,探讨人体黄金分割之美,卷Ⅱ第16题融入金石文化,将美育教育融入数学教育;

(2)2019年全国卷Ⅱ第13题以高铁发展成果为背景,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经济发展,第4题结合“嫦娥四号”反映我国航天事业取得的成就,体现对德育的渗透和引导,将数学与物理知识结合,体现不同学科间的联系;

(3)2019年全国卷Ⅰ第15题引入篮球运动研究获胜概率,引导学生加强体育锻炼,体现体育教育的要求;

(4)2019年全国卷Ⅲ第16题是以学生到工厂劳动实践,利用3D打印技术制作模型为素材命制的立体几何试题,突出数学学科特色,引导学生关注劳动,体现了劳动教育的要求。

(上下滑动查看)

高考网

高考网

高考网

高考网

高考网

高考网

高考网

高考网

高考网

高考网

高考网

高考网

高考网

高考网

高考网

高考网

高考网

高考网

高考网

高考网

新用法

1.试题所选文章语言地道、特点鲜明,突出对词类的活用。如,age常用作名词,表示“年龄”,2019年全国卷Ⅰ七选五考查其动词用法,表示“使显老,使变老”。

2.不影响对文章整体意思理解的超纲名词不再给出注释,考纲词汇的派生词也有增多的趋势。如:demanding苛求的,要求高的;commercialize商业化;等等。

3.出现大量的地道短语和句式。如whispersupport(全国Ⅰ卷),off the hook for(全国Ⅱ卷)。

新设计

1.阅读理解第一节中设问方式变化:以往多为完整问句形式,2019年全国Ⅰ卷中阅读理解B篇第26题采用不完整题干形式,该篇中有3道题对不同段落进行设题。

2.阅读理解第二节(七选五)中选项设置形式变化:以往有半句式命题形式,2019年全国三套卷中都是整句的设题模式。

3.语用第一节(完形填空)中语篇文体变化:2019年全国Ⅰ卷和Ⅲ卷完形填空的体裁改变了多年来以记叙文为主的考查形式,全国Ⅰ卷采用了夹叙夹议、以议论为主的文章,全国Ⅲ卷采用了说明文。

4.语用第二节(语法填空)考点命制变化:考纲中的语法项目表并不包含同位语,而2019年全国Ⅰ卷考查了同位语从句的连接词that。

新导向

1.倡导健康生活,提高健康意识。全国三套卷选用了多篇有关身心健康与和谐人际关系的文章。

2.美育悄然渗透,重视审美情趣。通过在试题情境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美育知识,引导考生关注和提高审美情趣。

3.倡导职业规划,培养劳动意识。选取的语篇以积极工作为切入点,提倡职业规划,宣传劳动精神,引导考生培养劳动意识。

(上下滑动查看)

高考网

高考网

高考网

高考网

高考网

高考网

新考点

氢原子能级跃迁:原子物理中近5年未考的氢原子能级跃迁在2019年全国卷Ⅰ中出现。

新题型

题型改变:选修3-3中第33题第(1)题,将原来5选3的选择题改成了填空题。

新考法

1.拓宽实验考查范围

电学实验中,2019年全国卷Ⅰ和卷Ⅲ分别考查扩大电流表量程和将电流表改装成欧姆表,卷Ⅱ考查二极管在恒定电流条件下的正向电压与温度的关系。

2.考查内容和形式调整

电学计算中,2019年全国卷Ⅰ、卷Ⅱ由去年的压轴题位置25题调至24题,考查内容由电磁组合场变为单一场,Ⅲ卷涉及重力场。

(上下滑动查看)

高考网

高考网

高考网

高考网

高考网

高考网

高考网

新考点

1.手性碳全国卷Ⅰ第36题结合手性碳的定义,要求用星号(*)标出高考网中的手性碳。

2.钡的焰色反应

2019年全国卷Ⅱ第26题对其进行了考查,该考点是复习备考的盲点,来源于教材,暗示要关注教材。

新考法

1.冷点凸现

(1)最大能垒(活化能)2019年全国卷Ⅰ第28题以金催化剂表面上水煤气变换的反应历程为载体考查最大能垒(活化能)。

(2)方程式正误判断 该知识点近几年未单独考查过,但属于重要知识点,2019年全国卷Ⅱ第11题重新对其进行考查。

2.淡化题型类别

(1)综合实验题中出现流程图2019年全国卷Ⅰ第27题以流程图的形式考查综合实验,淡化工艺流程题和实验题的分类;全国卷Ⅱ第28题结合流程图考查有机实验,淡化工艺流程题和实验题的分类。

(2)电解质溶液知识与NA结合 往年两者各自单独命题,2019年全国卷Ⅲ第11题将二者结合在一起命题,以电解质溶液知识为主,淡化题型分类。

3.题型设计新

(1)晶胞结构新颖 首次在晶胞计算考点中出现拉维斯结构,并结合对角面截图进行设题,晶胞结构新,信息量大,考查内容较多。(Ⅰ卷第35题)

(2)离子交换法净化水 以离子交换法净化水过程示意图为载体考查离子反应,首次出现这种考法,材料新,信息给予形式新。(Ⅲ卷第10题)

(3)选考题中考实验探究 首次在有机化学基础的选考题中考查反应产率影响因素的探究实验,考查形式新。(Ⅲ卷第36题)

(上下滑动查看)

高考网

高考网

高考网

高考网

高考网

新考点

1.排尿反射

2019年全国卷Ⅰ第30题,素材来自人教版生物教材必修3 P19的相关内容和P20的“资料分析”。

2.草原和森林生态系统生物数量金字塔的类型

2019年全国卷Ⅱ第6题,素材来自人教版生物教材必修3 P96旁栏图5-9及图下面的问题。

3.综合考查生物与环境和光合作用两大主干知识

2019年全国卷Ⅱ第31题,结合“黑白瓶”法以实验形式考查能量流动及相关推理计算。

4.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2019年全国卷Ⅱ、Ⅲ第38题,两道题均考查了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往年全国卷第38题多考查基因工程。

新题型

出现组合型选择题:全国卷Ⅰ第2题、全国卷Ⅱ第5题,分别考查体外模拟翻译实验和通过实验判定植物是不是杂合子,由常规的正误判断型选择题变为少见的组合型选择题。

新角度

1.全国卷Ⅰ第29题,改变传统的对光合作用的过程及其影响因素的考查,要求考生验证干旱条件下气孔开度减小不是由缺水直接引起的,而是由ABA引起的。

2.全国卷Ⅰ第32题,首次就X染色体上两对等位基因进行正反交考查,侧重考查考生对分离定律的理解与运用能力。

3.全国卷Ⅲ第32题,不涉及常规的遗传规律相关推导、计算,要求考生以饱满和凹陷两种玉米子粒为材料,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要求考生简要写出实验思路和预期结果。

(上下滑动查看)

高考网

高考网

高考网

高考网

高考网

高考网

高考网

高考网

高考网

高考网

高考网

高考网

高考网

新背景

题目在选材上更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全局和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建设出发,以改革开放40多年历程和党的十八大以来取得的历史性成就等为背景。

1.以国家领导人的言行为载体

全国卷Ⅰ第23题依托“钉钉子”精神;全国卷Ⅱ第18题依托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的主旨演讲等。

2.以“一带一路”建设取得的重要成果为载体

2019年全国卷Ⅱ第38题依托中国和希腊“一带一路”合作项目;全国卷Ⅲ第14题依托位于“一带一路”交汇点的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

3.以实体经济发展为载体

2019年全国卷Ⅰ第12题、第13题、第15题等,全国卷Ⅱ第13题、第14题、第15题等,全国卷Ⅲ第12题、第20题、第38题等,呈现了实体经济发展的策略(如创新、品牌、“走出去”等)、面临的问题等。

4.看重时间节点(周年或关键之年)

全国卷Ⅰ第39题依托人民政协70华诞,全国卷Ⅱ第23题依托五四运动100周年等;全国卷Ⅱ第39题依托打赢脱贫攻坚战要坚持的基本原则,全国卷Ⅲ第39题依托兰考打赢脱贫攻坚战等。

新理念

1.“经济的高质量发展”理念贯穿全国卷三套试题

2019年全国卷Ⅰ第12题中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第22题中的消除科技创新中的“孤岛现象”,全国卷Ⅱ第20题中的乡村振兴战略,全国卷Ⅲ第18题、第23题中的生态问题所承载的绿色发展理念、第38题中的《外商投资法》所承载的开放发展理念等。

2.“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理念贯穿全国卷三套试题

2019年全国卷Ⅰ第39题依托人民政协70华诞考查人民政协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全国卷Ⅱ第16题、第17题考查全国人大常委会、监察机关等的地位、作用。

3.“彰显文化自信”理念贯穿全国卷三套试题

2019年全国卷Ⅰ第19题的国产电影《流浪地球》、第20题的丹顶鹤、第40题的传统村落,全国卷Ⅱ第40题的爱国敬业精神,全国卷Ⅲ第39题的艰苦奋斗精神等均彰显了高度的文化自信。

(上下滑动查看)

高考网

高考网

高考网

高考网

高考网

高考网

高考网

新要求:贯彻五育并举,促进全面发展

1.引导考生实现人文和审美素养的提升。全国卷Ⅱ第26题以宋代理学家程颢的诗歌为切入点,要求考生结合程朱理学的相关知识对传统诗歌进行鉴赏,将审美活动融入试题的作答过程中。

2.引导考生领悟健康的要义。全国卷Ⅰ第26题描绘了唐代拔河运动的壮观场面,体现唐代崇尚力量和阳刚之气。

3.引导考生领悟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的道理。全国卷Ⅰ第47题以全国劳模、中国工程院院士刘源张的生平事迹为素材,引导考生学会尊重劳动、尊重创造。

新时代:隐性引入热点,历史照亮现实

1.关注社会热点。全国卷Ⅰ第41题通过展现四个国家钢产量的变化情况,突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40多年所取得的辉煌成就。

2.引入学术研究成果。全国卷Ⅲ第25题,涉及有关丝绸之路历史研究的新视野;全国卷Ⅱ第41题,涉及晚清海关方面税收的近代化转型。

新课标:衔接课程标准,落实素养要求

1.唯物史观。全国卷Ⅱ第34题、全国卷Ⅲ第24题都要求考生运用唯物史观探究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之间的辩证关系。

2.史料实证。全国卷Ⅱ第28题,考查考生在辨别史料作者意图的基础上运用史料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历史解释。全国卷Ⅰ第46题阿拉曼战役的意义等都体现了对考生历史解释能力的考查。

4.家国情怀。全国卷Ⅰ第41题反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在现代化建设上取得的伟大成就,激发考生的民族自信心和爱国热情。

新设计:精选情境素材,优化题型设计

1.选择题中,减少了“为什么”“说明了什么”的考查,增加了“是什么”的考查。如全国卷Ⅱ第32题“希腊哲学的主题已转移到”为直问式的选择题。

2.非选择题

第41题:题目设问由2018年的3小问变回2小问。

第42题:全国卷Ⅰ第42题一反过去先下结论再阐释的习惯,要求考生评析完材料中的观点后再下结论,这更好地遵循了论从史出的原则。

(上下滑动查看)

高考网

高考网

高考网

高考网

高考网

新形式

小尺度区域→大尺度区域:非选择题通常考查小尺度区域,而全国卷Ⅰ第37题考查了大尺度的区域环境变化。

新概念

导入对新概念的理解与创新运用:全国卷Ⅱ第37题出现“初级雪道”“多日度假型”等新概念,直接影响到问题的解答。

新角度

宏观性→小切口:环境保护题多为宏观性问题,全国卷Ⅰ、Ⅱ第44题,均以材料营造情境,在此基础上探究工程对环境的影响,切口小,挖掘深。

新高考模拟卷透露2020复习备考方向

11月30日至12月3日,山东省开展了新高考模拟考试,题型和往年相比变化很大。这次模拟考对新高考有多大参考意义?2020年全国卷是不是就按照这个题型和内容来命题?这是考生及家长,乃至高中老师非常关注的问题。

从此次模拟考的试题情况来看,减少了死记硬背的内容,对知识应用、能力提高等综合素质方面要求越来越高。这是将来的方向,也是给大家的很好参考。下面,小编就引用各地名师对此次模拟考的各科变化分析和备考建议,来给大家指明参考意义到底在哪里!

【以下内容来源于山东高考指南(ID:sdgkzn),特致感谢!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

语 文

现当代诗歌现身模拟考

建议多花时间在文本内容与结构分析

变化分析:

现代文阅读看上去删去了一般论述类文本,其实是把一般论述类文本的考点悄悄合并到非连续性文本里进行考查。新增的现代诗歌鉴赏,一改全国卷多年对小说的考查,但归根结底还是考查文学类作品内容理解和艺术特色。”

新高考更加突出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考查,即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可以预见,2020年乃至今后相当一段时期,这仍将是高考语文命题的考查核心。

在阅读试题中,文章的篇幅明显增加,现代文阅读I中,材料的字数由2019年高考语文试题的1200字左右,增加至2100字左右;题型也发生了变化,在原先三个选择题的基础上,增加了两个主观题。

此次考试的作文题延续了2019年高考的演讲稿体裁,要求学生就“手机该不该带进校园”这一话题展开演讲,鼓励学生的文章面向解决实际问题的方向发展,这也进一步体现了实用性更加鲜明的趋势。

备考建议:

少做一些主观题的题型固化的技术性训练,多花些时间在文本的内容与结构的分析上。”

数 学

试题难度无明显变化

呈现综合性、开放性特点

变化分析:

此次试题综合性比较强,就像概率题、应用题,图表、文字阅读量都比较大,考察的既有在庞大的信息量中截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同时对于概率知识、计算等都有考察。

从难度上看整体比较均衡,没有明显的变化。考生觉得比较难一方面与考生复习程度有关,另一方面也与考生对试题的创新点不太适应有一定关系。

模拟试题中的一些名词表述,对于有些学生来说也感到有些陌生,“比如类似‘残差’这样的概念,更侧重体现在A版教材中,普遍用的B版教材里,教师教学过程中不太作为重点讲解。

英 语

题型调整但阅读量均衡

读后续写更具开放性

此次模拟考的题型进行了一定调整,比如完形填空从20题缩减为15题,阅读题并非预估的3篇而是4篇,整体阅读量比较均衡,学生都能做完。

这次模拟考有的考生对于读后续写表现出一定的不适应。因为练习参考的是浙江卷,会在文中提供划线词,而在此次模考中没有,这样其实开放性更大,等于让学生自己选择划线词,难度反而降低了。

物 理

主干知识基本都考到了

对目前学生来说较难

在题量增加的情况下,试卷对主干知识考察比较全面,相对目前的学生来说较难。有些知识学生还没复习到,遗忘也比较多,考生一般都有一定的心理准备。

这次试题体现出明显的特点就是试题很“新”,材料的背景多为2019年刚刚发生的事情。据介绍,题目中出现了以进博会为背景的题目,题目中出现了很多与实际相联系的高科技。

出题人回避了备考方向的倾向,比较全面地体现了对学生掌握主干知识的要求,学生可以联系实际,关注高科技前沿,按照正常的节奏复习。

生 物

考查能力的试题明显增多

变化分析:

除题型和题量的变化,试题最大的特点就是考查能力的题目明显增多。

这套卷子里只有四分之一的题目是大致一看就能答出来的基础性题目,剩下的四分之三都要进行一定的知识迁移和推理。根据对此前全国卷的分析,整体呈现文字题较多,带有图形的复杂题干的试题减少的趋势,但就此次模拟试题来看,要重新重视材料型题目的复习。

备考建议:

学生在掌握扎实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开拓视野,多见见新型的题目,关注提升利用新科技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化 学

加入不定项选择难度加大

课改区模考卷可做参考

变化分析:

化学试题结构分为三个部分。其中单选10题,每题2分共计20分,不定项选择5题每题4分共计20分;第三部分非选择题5题共60分。

大题中的考察点增多,每空分值降低,但大题的总分值增高。选择增加了考察的广度,特别是结构和有机的题目数量增多。此次模考试卷的非选择题基本延续了之前的题型和考察内容,只是由选做变成必做。

在考查形式上都把考查点赋予于化学新技术,化学发展前沿的新情境中。比如界面化学,在2019年高考中考过了,这次模考又考到了,虽然只是以这个新技术做载体,考的还是课本知识,但是学会看题同样重要。

“5个不定项选择从考察的内容、考察的形式、赋分的方式都使难度增大。”孙宝玲表示,不定项选择全答对得4分,不全答对仅得1分,这样的赋分方式使得不定项成为难点。除此之外,孙宝玲表示,前面10个单选难度相对不大,5个大题的难度和全国1卷的难度相当。

备考建议:

在接下来的备考中依托课程标准,立足教材,加大复习的难度,选择性的攻克能得分的计算,挖掘新考点。学生在日常联系中可以关注课改区的期末考试和模拟考试的新题型,相似度较高。

政 治

试题不回避时事热点

变化分析:

模拟考的选择题由文综时的12道增加到15道,简答题由三题五问增加到五题八问。总体来说,虽然同样增加了三道题或者三问,但是简答题的分值比例更高了,对题量的影响最明显。

在题目设置上,没有回避时事热点和生活热点,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中美贸易战、一带一路,乃至猪肉涨价,都进入到了这次政治的模拟试题中。

在考查方式上,政治试题的主干知识覆盖面更广,比如在设问方式有所调整,之前会针对一个具体的原理进行设问,而这次则宽泛地要求学生运用哲学知识来解答,需要学生自己通过阅读材料对应到相应的知识点。

历 史

材料题小型化倾向明显

注重小切口深分析题型训练

变化分析:

古代史部分,较多地引用了原始史料,体现出对史料实证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视;近现代史部分,考查比重较大,几乎占据了半壁江山。表格、地图、饼状图等多种形式的呈现方式,使整套试卷在保持严谨的同时,又不失活泼,潜移默化地渗透了对学科核心素养的考查。世界史部分,注重了对时代特征的凝练和提升。

非选择题部分的材料题小型化的倾向较为明显,平均分值11分。例如第17题采用三幅地图的形式呈现,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设计新颖、构思巧妙,较为完整地展现了西汉时期侯国发展的脉络。

备考建议:

学生在今后复习中立足学科素养,高度重视对历史阶段特征、时代特征的概括和提炼。要加大对原始史料的分析力度,注重历史时空观念的培养。注重对小切口、深分析类型的训练。

地 理

题目设置没有太大变化

理解基础原理提升考试能力并重

模拟考的地理试题较好地继承了全国卷的命题风格,题量自然有所上升,但是从试题的结构和难易度上都比较适合学生,在让学生“有话说”的同时也有一定的区分度。

学习较好的学生在基础知识相关的题目问题不大,但是在一轮复习末这个阶段地理能力不会太高。

备考建议:

一是扎实地把地理原理和规律理解准确,二是注重提高调动运用知识、解读信息、归纳推理等考试能力。”

要加强工具性知识的掌握。建议考生对一些零碎的地图、区域等相关知识进行复习。基础好的同学可以针对综合题,看看全国卷是怎么考的,把握审题、设问方面的特点。

相关推荐

1.考研后身价倍涨的7个大学专业, 就业容易工资高!

2.2019仅剩4天! 高中家长不管多忙, 一定要看看这篇文章!(老师请转给家长)

3.同样是上大学,为何专科3年,本科4年,学医5年?

4.最新最全! 2019中国大学排名1200强发布! 附双一流院校排行榜

高考网

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转载请联系原出处。封面图片来自邑石网。高考网尊重版权,如有侵权问题,请及时与管理员联系处理。

高考网

高考网

距离2020年高考还有154天

点一下“在看”,道一声晚安

高考网

重磅! 2020高考全国卷使用情况有变! 一文看懂各科新考点/新题型/新要求

下载Word文档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下载Word文档

艺考相关文章
发现更多艺考内容

带你看艺考
艺考信息时光机

2025年景德镇陶瓷大学书法学专业不组织校考

2025年景德镇陶瓷大学书法学专业不组织校考
2025年景德镇陶瓷大学书法学专业不组织校考
2025艺考2025年景德镇陶瓷大学书法学专业不组织校考2024/11/30

2025年上海戏剧学院美术类校考专业名单

2025年上海戏剧学院美术类校考专业名单
2025年上海戏剧学院美术类校考专业名单
2025艺考2025年上海戏剧学院美术类校考专业名单2024/11/30

2025年新疆艺考录取规则

2025年新疆艺考录取规则
2025年新疆艺考录取规则2025年新疆艺考录取规则2025年新疆艺考录取规则2025年新疆艺考录取规则
2025艺考2025年新疆艺考录取规则2024/11/30

2025年广西艺术学院校考专业名单

2025年广西艺术学院校考专业名单
2025年广西艺术学院校考专业名单2025年广西艺术学院校考专业名单2025年广西艺术学院校考专业名单2025年广西艺术学院校考专业名单
2025艺考2025年广西艺术学院校考专业名单2024/11/30

2025年山东艺术学院9个本科专业按普通类招生

2025年山东艺术学院9个本科专业按普通类招生
2025年山东艺术学院9个本科专业按普通类招生2025年山东艺术学院9个本科专业按普通类招生2025年山东艺术学院9个本科专业按普通类招生2025年山东艺术学院9个本科专业按普通类招生
2025艺考2025年山东艺术学院9个本科专业按普通类招生2024/11/30

2025年河北美术学院校考专业名单

2025年河北美术学院校考专业名单
2025年河北美术学院校考专业名单
2025艺考2025年河北美术学院校考专业名单2024/11/29

2025年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取消所有专业校考

2025年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取消所有专业校考
2025年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取消所有专业校考
2025艺考2025年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取消所有专业校考2024/11/29

辽宁科技大学2025年承认各省美术统考成绩

辽宁科技大学2025年承认各省美术统考成绩
辽宁科技大学2025年承认各省美术统考成绩辽宁科技大学2025年承认各省美术统考成绩辽宁科技大学2025年承认各省美术统考成绩辽宁科技大学2025年承认各省美术统考成绩
2025艺考辽宁科技大学2025年承认各省美术统考成绩2024/11/29

2025年安徽书法统考人数大幅上涨20%

2025年安徽书法统考人数大幅上涨20%
2025年安徽书法统考人数大幅上涨20%2025年安徽书法统考人数大幅上涨20%2025年安徽书法统考人数大幅上涨20%2025年安徽书法统考人数大幅上涨20%
2025艺考2025年安徽书法统考人数大幅上涨20%2024/11/29

2025年西藏艺术类录取综合分计算公式

2025年西藏艺术类录取综合分计算公式
2025年西藏艺术类录取综合分计算公式2025年西藏艺术类录取综合分计算公式2025年西藏艺术类录取综合分计算公式2025年西藏艺术类录取综合分计算公式
2025艺考2025年西藏艺术类录取综合分计算公式2024/11/29

2025年辽宁省艺术类综合分计算公式

2025年辽宁省艺术类综合分计算公式
2025年辽宁省艺术类综合分计算公式2025年辽宁省艺术类综合分计算公式2025年辽宁省艺术类综合分计算公式2025年辽宁省艺术类综合分计算公式
2025艺考2025年辽宁省艺术类综合分计算公式2024/11/29

2025年贵州省艺术类录取综合分计算公式

2025年贵州省艺术类录取综合分计算公式
2025年贵州省艺术类录取综合分计算公式
2025艺考2025年贵州省艺术类录取综合分计算公式2024/11/29

山东艺术学院2025年取消所有美术与设计类专业校考

山东艺术学院2025年取消所有美术与设计类专业校考
山东艺术学院2025年取消所有美术与设计类专业校考山东艺术学院2025年取消所有美术与设计类专业校考山东艺术学院2025年取消所有美术与设计类专业校考山东艺术学院2025年取消所有美术与设计类专业校考
2025艺考山东艺术学院2025年取消所有美术与设计类专业校考2024/11/29

2025年鲁迅美术学院12个美术类专业不组织校考

2025年鲁迅美术学院12个美术类专业不组织校考
2025年鲁迅美术学院12个美术类专业不组织校考2025年鲁迅美术学院12个美术类专业不组织校考2025年鲁迅美术学院12个美术类专业不组织校考2025年鲁迅美术学院12个美术类专业不组织校考
2025艺考2025年鲁迅美术学院12个美术类专业不组织校考2024/11/29

2025年沈阳音乐学院校考专业名单

2025年沈阳音乐学院校考专业名单
2025年沈阳音乐学院校考专业名单
2025艺考2025年沈阳音乐学院校考专业名单2024/11/29

2025年广东省艺术类平行志愿综合分计算公式

2025年广东省艺术类平行志愿综合分计算公式
2025年广东省艺术类平行志愿综合分计算公式2025年广东省艺术类平行志愿综合分计算公式2025年广东省艺术类平行志愿综合分计算公式2025年广东省艺术类平行志愿综合分计算公式
2025艺考2025年广东省艺术类平行志愿综合分计算公式2024/11/29

教育部对做好2025年普通高校部分特殊类型(含艺术类专业)招生工作作出部署

教育部对做好2025年普通高校部分特殊类型(含艺术类专业)招生工作作出部署
教育部对做好2025年普通高校部分特殊类型(含艺术类专业)招生工作作出部署
2025艺考教育部对做好2025年普通高校部分特殊类型(含艺术类专业)招生工作作出部署2024/11/29

天津美术学院2025年取消数字媒体艺术(中外合作办学)专业校考

天津美术学院2025年取消数字媒体艺术(中外合作办学)专业校考
天津美术学院2025年取消数字媒体艺术(中外合作办学)专业校考
2025艺考天津美术学院2025年取消数字媒体艺术(中外合作办学)专业校考2024/11/29

2025年中央民族大学艺术类校考专业名单

2025年中央民族大学艺术类校考专业名单
2025年中央民族大学艺术类校考专业名单2025年中央民族大学艺术类校考专业名单2025年中央民族大学艺术类校考专业名单2025年中央民族大学艺术类校考专业名单
2025艺考2025年中央民族大学艺术类校考专业名单2024/11/29

2025年南京艺术学院校考专业名单

2025年南京艺术学院校考专业名单
2025年南京艺术学院校考专业名单2025年南京艺术学院校考专业名单2025年南京艺术学院校考专业名单2025年南京艺术学院校考专业名单
2025艺考2025年南京艺术学院校考专业名单2024/11/29
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它艺考内容吧

艺考热搜

艺考数据
艺考资源站

  • 艺考分数线
  • 艺考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