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奖”炼成记 1.0

铜陵学院
2020-5-17 18:05:09 文/施天瑞 图/梁勇
小编,你有没有看我们学校的官网呀?
一直有看呀!
我跟你讲,我最近把官网上的学校要闻给翻了翻,看到好多关于获奖的新闻,特别是“国奖”,这也太厉害了吧!我什么时候也能得个国奖呀
哈哈,这个小编看到了!学长学姐们真的太棒了!正巧,学生记者们最近正好采访了部分在国赛中得奖的学长学姐,要不要去看看?
哇~这么好的机会,那必须去看看呀!
走吧
2019年我校学子获“国奖”基本情况
我校在第九届全国大学生市场调查与分析大赛中,经济学院组队的“颜值爆炸队” 荣获二等奖。
我校在第十一届全国财经高校法学教育论坛暨第四届法律职业技能大赛中,2016级法学卓越班刘建初同学的《正当防卫的理论考察与实践反思——以“于欢案”为分析视角》荣获一等奖,2017级法学班林余双同学的《“职业打假人”诉讼主体资格的思考》荣获三等奖。
我校在2019年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中,2017级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李智翔团队提交的数媒设计类(专业组)作品《探海物奇想》荣获一等奖,2017级通信工程专业杜宇昊团队提交的数媒设计类(普通组)作品《大海还好吗》荣获三等奖。
我校在2019年“创新创业”全国管理决策模拟大赛中,2017级程金萍同学、夏义豪同学、胡雪洁同学组成的代表队荣获全国总决赛一等奖。
我校在第八届全国大学生金相技能大赛中,王杰同学、笪仲仲同学和费保林同学荣获团体二等奖和个人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
我校在第十二届全国大学生先进成图大赛中,机械工程学院的6名选手荣获机械类产品信息建模团体二等奖1项,产品数字化创新设计与3D打印技术团体三等奖1项;个人建模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个人尺规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建筑工程学院的5名选手荣获建筑类产品信息建模团体三等奖1项;建筑类个人建模三等奖3项,个人尺规三等奖1项。
我校在第十三届全国大学生“西门子杯”中国智能制造挑战赛中,我校参赛队伍获离散行业运动控制全国二等奖。
我校在第十一届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中,文艺学院钱敏、章瑞老师指导的《爱华仕奇妙夜》获全国一等奖;陈利斌、刘静老师指导的《奇迹中国 商贸义乌》获全国二等奖;杨龙飞老师指导的《全世界》、肖辉老师指导的《让共享变成“共担”》、章瑞老师指导的《清宫密档之课工厂》和钱敏、章瑞老师指导的《小数字 大能量》获全国三等奖。
我校在第十一届中国社会工作大学生论坛暨第四届MSW研究生论坛中,2016级社会工作郎月玲、薛维天、王之然和黄朋朋四位同学的论文,在本科生组获得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两项,三等奖一项。
我校在第八届全国高校模拟集体谈判大赛中,选派的劳方代表队(柯赛君、陈雨婷、周兴翠、洪艳)与资方代表队(戴青国、邵金兰、俞睿、王馨琳)分别斩获全国二等奖。
部分比赛获奖情况采访
第九届全国大学生市场调查与分析大赛
被采访者:16经济学 谈龙俊
获奖团队:经济学院“颜值爆炸队”
获奖情况:全国二等奖
(正在接受采访的谈龙俊学姐,由于学姐正在紧张备战2020年考研,所以我们把采访地点约在了教学楼B栋与C栋之间的大厅,感谢学姐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接受我们的采访,为学弟学妹们传授经验,祝学姐考研成功!)
Q:在国赛的比赛现场,内心有什么样的感受?
A:比较紧张,国赛会有很多队,而且我看到很多竞争对手都是来自名校的。再者,在省赛中,我们是以小品的方式演绎的,比较新颖也通俗易懂,评委老师认为我们的表现形式很棒。而到了国赛就完全不一样了,评委团很多来自北大或者是正大集团的董事等等,他们更注重内容是否具有市场前景,而我们却比较注重理论。
Q:学姐有没有什么经验给学弟学妹们分享一下?
A:经验谈不上,我觉得大家一定要仔细阅读比赛要求和比赛事项,要多和指导老师以及有经验的学长学姐多沟通学习,了解比赛考察的重点和比赛要求的作品类型,确定好大方向后再进行规划。大一、大二的学弟学妹们还有很多时间,我希望你们可以多出去看看,出去参赛后,你会更加明白我们还有很多东西要学习!
(团队合照及获奖证书,图片来源:校园网)
第八届全国大学生金相技能大赛
被采访者:17金属材料工程 王杰
团队成员:王杰、笪仲仲、费保林
获奖情况:全国团体二等奖和个人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
(正在接受采访的王杰学长)
Q:在参加金相技能大赛前,你会做哪些准备?
A:金相技能大赛是一个材料类的比赛,是一个制备金相的过程,有打磨材料、抛光、腐蚀、在显微镜下观察这四步,不同的材料各个步骤上花费的时间以及运用的手法是不同的。其实这个过程趣味性不大,每一步都很考验参赛者的耐心与细心,一个小小的失误都可能让你之前的努力全部白费,所以我们只有每天不断地练习、不断地打磨自己,才能保证自己在比赛中发挥更加稳定。
Q:在国赛中,会遇到全国各地的高手,当你面对985、211这类高校的选手的时候,你是内心是什么样的感觉?
A:我们一开始也想着会有清华北大等一些名校的选手去参加这个比赛,认为他们在这方面会强于我们,多少会有些紧张。但是往届的学长告诉我们,大家都是一样的,设备、材料都是一样的,练的过程只要你下功夫了,和他们差别不会太大的!
Q:在比赛期间有没有什么事情让你印象深刻?
A:比赛之后会有一个很大的观摩室,可以看到对手的作品,这个比赛共有三场,在第一场比赛结束之后,就可以看他们的作品了,他们的水平确实很高,让我们在下面的比赛中有一点儿紧张感。
Q:参加这次比赛,对你会产生什么影响?
A:自己本身就是金属材料工程专业的,金相属于材料那一类当中的一种操作,比赛帮助我理解很多理论知识,毕竟理论是离不开实践的;对于以后考研,在复试方面也会很有帮助,在面试官那里的印象分也会比较高。
(团队合照,图片来源:校园网)
第十三届全国大学生“西门子杯”中国智能制造挑战赛
被采访者:16电气工程及自动化 徐宏杰
团队成员:徐宏杰、胡开成、姜旭
获奖情况:全国二等奖
(正在接受采访的徐宏杰学长)
Q:在准备比赛的过程中有遇到什么困难吗?
A:由于今年大赛组委会调整了网线接口的要求,而我们学校采用的是去年的标准,导致初赛准备过程中,我们去了黄山学院,预约了他们的设备,进行了练习。国赛的设备和之前的又不一样,整个安徽省都没有此类相关设备,当时都准备放弃了,我们队中的一位学长,在我们没有任何东西的情况下,想办法把这个问题解决,他带着我们一起,利用实验室的现有的设备,自己动手连线,最后几番周折,真的把它做了出来,将实验模拟下去。
Q:参加初赛和参加国赛,你感觉有什么不同吗?
A:在初赛的时候,我们觉得自己什么题都能做,进决赛就不一样了,就会紧张很多,这个比赛不像我们平时考试,它会有仪器损坏等突发情况,必须时刻保持着稳定的心态、清醒的头脑,也要多加练习,把知识学扎实。在我们第一次参加这个比赛的时候,不小心把仪器碰坏了,所以这一次我和我的队员们特别小心。
(李芃老师带领学生积极备赛)
Q:你们的指导老师对你们有什么帮助吗?
A:不管我们要做什么,老师一直在关注我们、支持我们、指导我们,关于比赛,老师并没有要求我们必须要拿到什么成绩,他说主要的是在于过程,要从中学到一些的东西,而不是注重结果!
Q:有什么话想对学弟学妹们说?
A:积极参加这类比赛,这样的比赛可以提升自学能力,丰富课外生活,对未来很有帮助。
(团队合照及获奖证书,图片来源:校园网)
第十一届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
被采访者:17广告学 王小娜
团队作品:《爱华仕奇妙夜》
获奖情况:全国一等奖
(正在接受采访的王小娜学姐)
Q:这种创意类的比赛,如何获得创意灵感?
A:首先,要了解品牌策略单,研读清楚需要通过广告展现什么,在看的过程中,将重点以及有灵感的点都记录下来,再根据这些点去想创意;其次,看往届获奖作品,找它的可取之处,看微博转发量较高以及老师给我们推荐的很优秀的广告片,从真正的商业性广告片去找灵感。《爱华仕奇妙夜》的灵感来自于方太厨卫的广告片,但是改编了风格和形式,并加上了我们的创意,走了惊悚恐怖的风格。
Q:准备比赛期间,有没有什么印象深刻的事?
A:有。在比赛准备的前期,小组的创意不是很好,有些俗套,格局太小,陷入了我们自己的思维定式里,前半个月里只出了一个视频作品,其他组已经出了好几个作品了,有些沮丧也很无奈。后期,我们组把那些之前的老师说“一般”“还行”的创意都不要了,我们不要再拖累在这些东西上,我们重新想、重新开始,这个“重新开始”带给我们很多东西,也让我们有了很多新的收获,以至于后来老师说我们是后期勃发最厉害的组,给了他们很多惊喜的东西。
Q:班级里的同学不仅是友好的同学关系,同时也是竞争对手,你如何看待这样的关系呢?
A:在大广赛期间,虽然我们是竞争对手,但是其他组说要找我们组帮忙的话,我们都会义不容辞地去帮忙,其他组也是这样,毕竟这个比赛是大家共同努力奋斗的东西,当然,竞争也有竞争的好处,其他组在一定程度上也会不断地激励我们,让我们无法懈怠,这种关系对于我们组来说是好的。
Q:有经验想分享学弟学妹们?
A:在做大广赛的时候不要总是想着“我一定要获奖”,心态平和、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做,多去做有意义的事情,收集生活中带来的灵感并记录下来,比如我们老师说,你多去逛超市,你是学广告的,你会发现货架上面摆的东西和那些东西的广告语有很多值得借鉴的地方。简单地说,要多观察身边的东西,多去看优秀的东西,要能沉得下心,不能浮躁,积极地发现美。多读书,写读书笔记,看电影也记录下自己的感受,再去豆瓣上看看别人的想法与见解,从中可以获得很多东西,不仅仅对创意,对自己本身也有很大帮助!
参加学科性竞赛
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增长知识
走出去,看看更广阔的世界
开拓眼界,受益终身
有机会就积极参加比赛吧
让“以赛促学”蔚然成风
(点击文末“阅读全文”,可观看《爱华仕奇妙夜》哦~)
铜陵学院 | 微信公众平台
部分图片来源:刘学雯、戴志文
本期编辑:张晶晶
责任审核:张文斌